2019-06-11
无人机飞行防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植物保护模式。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精确的农药施用设备,提高了我国农药机械化应用面积和农药利用率。它还具有高效,地形适应性强,操作安全的特点。
但是,目前植保无人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。植保无人机的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操作不规律,容易造成农药漂流损坏。因此,根据植保无人机的特点,制定了以下技术规范和建议。
(1)风力
风对液滴的沉积和漂移具有显着影响。 2级的微风有利于液滴的沉积,漂移距离很小。高于3级的风速将减少液滴的沉积并增加液滴的漂移。因此,植保无人机应在三个级别的风速下运行,以避免漂移问题。为了避免在除草剂操作中漂移农药损害,风速应尽可能在2级以内。
杀虫和杀菌操作:风速应小于3级。
除草剂操作:应在2级以下的风速下操作。
(2)风向
由于雾滴会随风漂移,植保无人机的顺风空气中会有农药成分,实际喷洒面积也会随着风速的大小而变化。在植保无人机操作过程中,由于密切关注风向变化,可以实现以下几点:
A.禁止操作人员在植保无人机的顺风方向,以避免农药中毒。
B.应注意在工作区域的顺风方向存在对药物敏感的动植物,以避免农药漂移的发生。
C.如果进行除草或其他敏感操作,应在田地的下风边缘区域设置安全隔离区,以避免液体药物漂移到邻近地块造成的药物危害。
(3)温度和湿度
温度对液体药物的影响非常重要。低温可能导致效果不佳。低于0℃的低温甚至可能导致药物损害。温度越高,液体药物的蒸发越快,液滴的沉积越少。由于不同农药的温度特性差异很大,农药适应的温差也很大,但整体操作应在15-30℃之间。严禁在0℃以下35℃以上作业。
低湿度会导致液滴蒸发更多,因此必须避免在低湿度区域的高温下操作以减少液体药物的蒸发。实验表明,由于蒸发,在25℃和30%相对湿度下移动75厘米后,100微米液滴的尺寸将减少一半。应避免在温度高于30°C且湿度低于40%的区域工作。例如,在低湿度区域,每亩的量应略微增加,并且应增加液滴的直径以减少液滴的蒸发。
只有经过各方面的规范化操作,才能真正保证运行效果,避免药品造成的危害。